疑病攻坚组讲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女,45岁,2024年03月21日以“四肢萎软无力6月余,加重伴言语不利10天”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6月前自觉手指运动不灵活,逐渐出现左上肢活动不利、伴有肌束的震颤,呈进行性加重。10天前出现言语不利,构音障碍,伴有舌体的震颤,在某西医院行肌电图、腰椎穿刺术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现症见:语不利,吞咽困难,四肢肌肉萎缩无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
中医诊断:萎证( 肾虚痰瘀型)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治以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处方: 熟地黄( 除心) 30g,山萸肉15g,石斛20g,巴戟天( 除心) 12g,制附子10g,肉桂6g,肉苁蓉30g,远志( 除心) 12g,白茯苓15g,五味子15g,石菖蒲12g,麦冬( 除心) 20g,薄荷6g,黄芪60g,龟甲胶15g,日1剂,分2次温服。
展开剩余43%二诊,1个月后,患者肢体活动较前有力,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状改善不明显,处方:守上方去石斛,加马钱子3g,桔梗12g继服3个月。
三诊,2个月后,患者肌束震颤较前好转,吞咽困难有所减轻,病情相对稳定,未再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不同的疾病类型影响病人的预后,应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给予相应不同的治疗。中医辨证上以病机复杂,临床变化多端为特点,所以在治疗上不可一成不变,也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药,更不可把本病孤立的局限于某一个脏器。洪逸铭提出在治疗本病时“肺、脾、肾三脏以应上、中、下三焦为主轴,其根源在肾,枢纽在脾( 胃) ,肺脏必伤,气血周流贯穿始终为线的理论”,明确的指出了各个脏腑之间的关联性。本篇对运动神经元病从肺热津伤、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和肾虚痰瘀四个类型进行论治。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总之,本病发病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在西医诊治的同时,应加强中药、针灸、药浴等传统疗法的治疗,从而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布于:北京市秦安配资-线上配资网址-炒股配资开户网-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