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伊朗冲突迅速升级,以色列身后的美国目前已经把战机航母开赴中东,准备随时介入局势。而伊朗却在此时此刻,显得格外的孤立无援,曾经的俄伊朝大三角,到如今看来,关系也没有那么的坚不可摧。
日前,普京接受采访时,拒绝回答伊朗最高领袖遭刺杀的相关问题。当被问到是否会向伊朗提供武器时,普京表示不想讨论这件事,随后又想起了什么,说道:曾经俄罗斯向德黑兰提出过一起研发防空系统的想法,但后者貌似不是很感冒当时。
这句话既是在甩锅,又是在给自己铺路。言下之意为,不是俄罗斯冷眼旁观,是伊朗当初没要不是我们失约,是他们当初选择了疏远。简单的一句话把俄伊合作失败的责任推到了伊朗身上,为接下来的袖手旁观做铺垫。
普京还提到俄伊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称里面没有和防务相关的条款。意味着,俄伊两国战略关系有上限,并非俄朝那般的军事联盟。这是因为在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方本身就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巨大压力,不想再引火烧身。如若出手,一不小心就会被西方冠以“支持恐怖主义”的罪名。
他最后略有避嫌的表示,伊朗也没向俄罗斯提到过军事支援。还说已经收到以色列的保证,即在伊朗境内的俄罗斯籍俄专家不会有危险。
注意,普京特别点名以色列“有保证”不会误伤俄专家,这一点有点耐人寻味。他更关心的是以色列不要误伤到俄罗斯核专家,说明俄方对以色列的空袭目前持的是“默认”的立场,至少没打算出手干预。这句话也是在告诉以色列,你只管打你的,只要别伤到我的人,我就不会干预。至于前文说到普京避谈哈梅内伊被暗杀的可能性,这是外交场上典型的模糊话术,不置可否、不谴责、不支持,就是一种“既不想惹麻烦,也不愿涉险”的明确信号。
其实,普京的“不粘锅”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伊核冲突下,俄罗斯贸然出手不仅拿不到好处,还会有大大的代价。
俄罗斯目前最主要的战略重心仍在乌克兰战场,不可能在伊以冲突上分散力量。对俄罗斯来说,伊朗是战术伙伴,但不是战略盟友。一旦和美以撕破脸公开对抗,只会让俄罗斯面临更加严峻的外交孤立局面。与其为伊朗背锅,不如保持“合作但有限”的姿态,继续当“中东调解人”。在这种情况下,孤立无援的伊朗,是否正在变成第二个乌克兰?乌克兰危机爆发前夕,基辅也曾幻想多国会出手,但真正被入侵后,才发现所谓的支援往往滞后、有限、带条件。如今的伊朗也面临着一样的难题。
【伊朗地下核设施】
曾经的“抗美轴心”如今都在各打各的算盘。俄罗斯不想惹事不想背锅不想站队;朝鲜呢,嘴上支持,实际上在隔岸观火。伊朗的一些小弟,如真主党自去年被以色列打得元气大伤,至今还在恢复。伊朗的孤立,不仅来自西方,也来自“友邦”的冷处理;
事到如今,不知德黑兰是否正意识到:真正的安全,不能靠盟友,而要靠自己?而当伊朗发现朋友靠不住、敌人步步紧逼,它会选择加速核计划冲击以色列本土,还是多个渠道释放对话意愿,答应美方的一些条件,以换取短暂的和平,我们不得而知,还是要看事情接下来的进展。
秦安配资-线上配资网址-炒股配资开户网-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