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宁捐80亿做慈善,不给员工涨一分钱工资,曹德旺是对是错?
?——【·前言·】——?
曹德旺的口碑向来是两边倒的。
在支持他的人看来,他是德高望重的大慈善家、人民企业家。这几十年来,他捐款 260 亿人民币,弄出了“国货之光”福耀玻璃,全球的占有率超过 30%。
在反对他的人看来,曹德旺就是个打着慈善幌子的“曹扒皮”,宁可大把往外撒钱,也不给自己人涨一丁点儿工资,不多给一分钟休息时间,甚至对美国工人都比对中国工人好多了。
那口碑这般两极分化的曹德旺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曹德旺与美国工厂】
2015 年,福耀玻璃厂的老板曹德旺,突然对外说,福耀打算在美国俄亥俄州建厂投资。
展开剩余94%这消息一出来,马上让各界人士都惊呆了,好多专家都觉得曹德旺简直疯掉了,国内四五千工资就能两班倒的工人他不用,非要去找美国那种工资高、要求还不少的。
比起国内舆论的一片震惊,美国那边倒是开心不少。
2008 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通用汽车厂宣告破产关门了。
这个工厂以前让本地差不多 5000 名工人有活干,是本地的顶梁柱,可一夜之间,这一切都没了。
好多人失业了又找不到活儿干,就走上犯罪这条路了。
曹德旺在这儿建厂这一行为,简直就是把那些在饥寒交迫里艰难挣扎的家庭给救了。
那些工人们特别盼着福耀来了以后,能让他们有一份能养家的工作。
曹德旺跟外界说了去美国建厂的原因:美国人力成本是高,可天然气、电费比中国便宜好多,而且运输成本低,赋税也轻,要是好好干,没准在美国赚的比在中国还多。
并且当地政府为了照料那些失业的工人,给福耀给出了特别大的优惠,只要能确保 1500 人有工作,就给差不多 2000 万美元的补贴,确保 3000 人就业的话,地皮之类的直接就白送了。
反正,在曹德旺的引领下,福耀成功打入了美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回在美国的投资不太顺,还给他带来了挺多争议。
厂很快就建成了,招了好多工人开始搞生产,可工人和曹德旺之间的矛盾也跟着冒出来了。
矛盾的关键之处在于,美国工人的效率特别低。
他们严格按照八小时工作制来,一到下班时间,多一分钟都不会让你待。
这把曹德旺以及福耀的高管弄得特别难受,他们向来都习惯国内工人两班倒和义务加班这种情况了。
福耀派到美国的高管更是直接说道:这些美国佬简直太懒了,一点点苦都吃不消。
在上班的时候,这帮美国工人老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玻璃制品在时间方面的要求原本就特别高。
但美国人的态度致使玻璃的良品率特别低,连国内的一半都达不到。
生产玻璃这活儿危险着呢,美国工人老因为保护措施不给力,直接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一系列情况致使工厂开业好几个月一直都在亏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曹德旺专门派了几个美国的高管来中国取经。
美国的高管到中国来了之后,被中国工厂的工作状况惊到不行。
学了一阵子之后,这些高管回到美国,然后对美国的工人施行起严格的管理手段。
谁能想到,这竟然直接把美国工人给惹急了,厂里不停有人说,得组建工会,得涨工资。
曹德旺针对这事的回应特别强硬:“要是工会进来,我就走人,这厂子也不开了。”
曹德旺觉得,要是工厂被工会监督着,那些工人就有了依仗,会不停地要涨工资、涨福利,迟早有一天会把工厂弄垮。
之前的通用汽车公司,由于员工毫无节制地索要提高福利,致使利润过低进而破产了。有这样的先例,曹德旺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工会进驻。
为了不让工会进来,曹德旺居然找了美国特有的反工会机构,让这个机构替曹德旺跟工会去交涉。
对于工人,曹德旺当然也没放过,他对工人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这一招,先是把一些带头闹事的工人还有管理不行的高管给开除了。
同时跟工人讲了,自己就算工厂不干了,投资都白费了,也决不让工会进来。
表明了自身的立场后,他跟工人讲,倘若不是福耀来这儿投资,在座的多数人都还在失业呢,你们得懂得感恩。
之后跟这些工人承诺了:只要你们肯好好干活,能让工厂盈利,那到时候每个人的时薪就都涨两美元。
同时福耀会把工厂里的设施做个升级,给工人提供更周全的保护措施。
曹德旺给出的承诺,让在场工人的心安稳了下来,多数人也就不再一门心思地要让工会进来了。
后来,曹德旺还让这些工人搞了一次投票,就是让他们来选要不要让工会进来,最后发现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不同意工会入驻。
在解决了这次危机以后,过了两个月,福耀美国玻璃厂就开始盈利了,曹德旺对工人的承诺也实现了。
这些事儿都被拍成了一部叫《美国工厂》的纪录片,这片子上传到网上,马上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曹德旺自己也被置于了舆论的风口,有人狠狠骂他是“卖国贼”,说他给美国工人那么高的福利,却没给中国工人啥好福利,甚至还有人讲,曹德旺这是在为移民美国做铺垫。
对于网上那些流言蜚语,曹德旺一直没做出回应。
实际上,福耀属于我国最早建立工会的私企之一。身为知名富豪的曹德旺,一直以来身上都不缺争议。
【曹德旺的发家史】
曹德旺刚生下来的时候,那可是大户人家,他爷爷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大股东,在那个时候他家绝对是“万元户”,他自己就是个富三代。
然而没多长时间,在曹德旺年纪还很小的时候,一场沉船的事故,夺走了他爷爷的性命,还几乎把全部的家产都弄没了。
他们一家子也开始了清苦的日子。
为了能贴补家里的开销,曹德旺的父亲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就剩曹德旺的母亲独自在家照顾着六个孩子。
那时候正赶上战乱呢,他爹在外头打工挣的钱很难寄到家,母子几个只能挨着饿,有时候饿极了,还会把花生壳磨成粉冲了水喝。
等到战乱结束了,日子才算稍微好点,可也仅仅是能凑合填饱肚子罢了。
十五岁的时候,曹德旺为了给家里挣钱,就去了上海,跟着父亲一起打拼。
曹德旺父子起初做的是倒卖烟草的营生,从福州把货进过来,再运到上海去卖,那时候父子俩出行就靠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
没多久,这父子俩再次做起了卖水果和卖菜的买卖。那时候,曹德旺老是凌晨就得起来,一直忙活到晚上七八点。那段日子,他整个人都迷糊了,一天到晚就是不停地干活。
曹德旺的母亲特别心疼他,常常大半夜忍不住地哭。
虽说日子过得挺苦,可曹德旺的拼命劲儿,也让家里的状况改善了许多。
时间到了 1968 年,在父母的操持下,22 岁的曹德旺成了家。曹德旺一开始创业的资金,是妻子给的。
那时候曹德旺打算做木耳生意,可因为找不到投资,这事儿就一直撂在那儿了。他妻子晓得后,就把自己的嫁妆卖了,以此来支持丈夫的想法。
曹德旺做木耳生意赚了些钱,瞧着这生意能挣钱,他就把全部身家都押上了,而且还跟人借了好多钱去采购木耳,打算干一票大的。
可没想到,他采购的木耳在火车站给查着了,全都被没收掉。
这使得曹德旺不但把先前挣的都赔光了,而且还欠下了好多外债。
为了把债还上,曹德旺再次选择出去打工,不过这次不一样的是,就他自己一个人。
在这段时间里,曹德旺到处闯荡,啥能挣钱他就干啥,不管是当厨师还是做修车工,他都试过,没多久就把外债都给还清了。
随后,他成了一家玻璃厂的采购员,这段时间曹德旺的收入还算可以,不过多年在外闯荡的经历,使曹德旺不愿意就这么停步不前。
很快,曹德旺的机遇降临了,因为厂子经营不善,连年都在亏损,曹德旺瞅准时机把这个厂给承包下来了。
在曹德旺的引领下,这厂子没多久就活过来了,才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过这时候曹德旺名下的玻璃厂只是个寻常的代工厂。
有一回,曹德旺偶然得知,一块汽车玻璃居然要几百美元,并且咱们国家还造不出来,只能靠进口。
机灵的曹德旺很快就发现了汽车玻璃的赚钱机会,他清楚这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说做就做,曹德旺马上跑到上海,亲自把这方面的专家请来,回到他的玻璃厂展开研究。
1985 年,曹德旺的工厂造出了第一块汽车专用玻璃,没多久,就凭着价格便宜,这款玻璃在市场上大杀四方。
1987 年,曹德旺把福耀正式给成立了。后面的事儿大家都特别清楚。
如今,福耀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全球四分之一的车企所用玻璃都由福耀提供。
【美国制裁曹德旺】
曹德旺特别爱国,总是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但中国人这个身份也曾给他惹过麻烦。
这是 1993 年的事儿,当时福耀靠着质量不比同行差,价格还比同行低,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了。
美国碰到这种状况,就对中国以福耀为头的好多家玻璃公司予以制裁。当时别的玻璃公司面对强大的美国,都选择了服软,可曹德旺就是不肯低头认输。
立马就将美国商务部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打了前后三年,这当中美国不停地拿国内市场逼迫曹德旺庭外和解,可曹德旺坚决不妥协。
最终,曹德旺把这场官司打赢了,而且这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第一场在对外商业官司中取得的胜利。
后来有记者采访曹德旺,问他:“您那时候跟美国打官司,难道不会心里没底吗?”
对于这个,曹德旺微微一笑,回应说:“我不害怕,因为错的是美国人。要跟我斗,我能斗到底。不管美国人要啥证明、啥文件,咱们都给,毕竟咱们完全是合法合规的。”
【曹德旺的争议】
身为知名企业家,自身附带的争议那可是相当多。
好比在 07 年那会,有福耀玻璃厂的工人,冲着曹德旺直嚷嚷:“你这曹扒皮,把扣我们员工的工资拿去搞慈善!”
除了有员工批评曹德旺这回事,咱们国家著名的企业家王健林,还在公开场合嘲笑过曹德旺。
王健林讲:企业家首先得干的一件事,就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等企业发展起来了,就给员工提升待遇,接着才谈得上做慈善。
自家员工的福利都不咋地,这人却天天拿着员工挣来的钱去搞慈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嘛。
针对这个,曹德旺做出回应说:我不给员工涨工资,是因为不想打破行业的潜规则。要是我涨工资了,那些中小玻璃厂就雇不到人了。福耀规模大实力强能承担涨工资,可小企业承担不了,我不涨工资其实是为它们着想。
这番言论刚一发布,网友就炸了锅,都觉得他就是个借着慈善给自己博名望的黑心资本家,居然能说出不给自家员工涨工资是为了小企业好这种话。
反正呢,有人觉得曹德旺是黑心的资本家,可也有人觉得他是实实在在做慈善的。
外界的说法,根本没妨碍曹德旺接着做慈善。在 2021 年,他更是拿出好几百亿,在福建建了一所大学,打算帮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大学梦。
在曹德旺看来,外界的那些评价就跟一阵风似的,随人家怎么说去吧。
【结语】
因为立场不一样,一个人对某件事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
在曹德旺的员工看来,他做慈善这事,就好比自家日子都过不好,还去帮衬外人,因而员工特别反对,甚至觉得曹德旺是“曹扒皮”。
而对那些确实得到了曹德旺帮助的人来讲,曹德旺或许就是他们的恩人。
好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绝对的对,也不是绝对的错,比如说曹德旺捐款这回事。
作为企业家,曹德旺肯定会有不计其数的争议伴随着他。
在他看来,只要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再好不过了。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发布于:江苏省秦安配资-线上配资网址-炒股配资开户网-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