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专注儿童健康调养,调理儿童体质,结合传统小儿推拿技术,通过简单易学的手法和视频,让家长轻松掌握育儿技巧,提升免疫力,“手”护孩子每一天。
有些爸爸妈妈们发现,孩子的舌头和别人的不一样,上面出现了一块一块像地图一样的图案,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别着急,这很可能是地图舌在作怪!
什么是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游走性舌炎,是一种常见的舌部黏膜问题。地图舌属于剥苔的一种,其特点是舌面上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斑块,周围有白色或黄白色的边界,形状不规则,像地图一样,而且剥落部位还会“游走”,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又在另外一个地方。
地图舌常见症状
1.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光滑红色斑块,周围环绕白色或黄白色增厚边缘
2.斑块形态和位置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具有游走特征
3.一般无明显疼痛,部分孩子可能对热、辣敏感
4.多数可自愈,部分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展开剩余81%为什么孩子会有地图舌?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的反映,舌苔的有无、厚薄变化,直接反映了胃气的盛衰和邪气的进退。正如《伤寒论本旨·辨舌苔》指出:“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辨舌指南·绪言》曰:“苔乃胃之明征”。
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脾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脾胃运化腐熟水谷,源源不断的化生精微物质以滋养。但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生长发育较快,生机蓬勃,对水谷精微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胃气常相对不足,一旦内伤外感,更易伤及胃气。
另一方面,儿童为纯阳之体,阳有余而阴不足,若先天失养脾阴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过食煎炸油腻之品致胃中积热,易损及津液而致舌苔剥脱。
如何调理地图舌?
虽然地图舌通常不会带来严重不适,但可能影响孩子食欲,长期不调理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家长们可以试试推拿的方法,帮助孩子调理脾胃,改善不适症状。
一、小儿推拿调理地图舌
1.逆运内八卦
定位:掌心周围,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至中指根距离的2/3为半径所作之圆圈。
操作:用右手拇指端按逆时针方向推运一周。
2. 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端到指根。
操作:用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推。
3. 清胃经
定位:手掌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交界处由掌根至拇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4. 揉二马
定位:手背部,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
操作:拇指指端揉。
5. 揉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用拇指指端揉。
6. 揉涌泉
定位: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
二、家庭护理
1.饮食调理:少吃过热、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温软食物。
2.口腔卫生:饭后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4.情绪管理:消除孩子对疾病的误解,减轻焦虑情绪,营造轻松氛围。
如果孩子地图舌持续时间长,伴有明显不适、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请及时就医哦!
团队介绍
团队长期从事小儿推拿等中医药技术的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科普推广。吴大嵘教授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委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小儿推拿专委会主任委员。
团队包括4名成员,牵头主持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16项,协助参与研究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学会及其他各级奖项;发布小儿推拿临床实践指南2部,发布地方标准2项,软件及著作权6项,专利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含 SCI/EI 收录)90 余篇,其中单篇被引高达 2000 余次 (中文,基于 CNKI 数据库) ,参与编写多部《小儿推拿学》《实验推拿学》《循证医学》、《循证中医药》等国家规划教材,出版《24节气小儿推拿》等科普著作。
发布于:广东省秦安配资-线上配资网址-炒股配资开户网-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